
國際標準化組織(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,簡稱為ISO)成立于1947年,是標準化領域中的一個國際組織,該組織自我定義為非政府組織,官方語言是英語、法語和俄語。ISO一來源于希臘語“ISOS”,其意為“平等”。
ISO現有172個,成員包括各會員國的國家標準機構和主要工業和服務業企業,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(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)于1978年加入ISO [1],在2008年10月的第31屆國際化標準組織大會上,中國正式成為ISO的常任理事國。
ISO負責當今世界上多數領域(包括軍工、石油、船舶等壟斷行業)的標準化活動,通過2856個技術結構(含技術委員會611個、工作組2022個、特別工作組38個)開展技術活動。
全體大會是ISO最高權力機構;理事會是ISO重要決策機構;中央秘書處是ISO日常辦事機構,設在瑞士日內瓦,現有170名職員,由秘書長領導。
2025年3月消息,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批準成立聯絡中心技術委員會(ISO/TC 351),并由中國承擔秘書處工作。
1946年10月,25個國家標準化機構的代表在倫敦召開大會,決定成立新的國際標準化機構,定名為ISO。大會起草了ISO的第一個章程和議事規則,并認可通過了該章程草案。1947年2月23日,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成立。
標準的內容涉及廣泛,從基礎的緊固件、軸承各種原材料到半成品和成品,其技術領域涉及信息技術、交通運輸、農業、保健和環境等。每個工作機構都有自己的工作計劃,該計劃列出需要制訂的標準項目(試驗方法、術語、規格、性能要求等)。
本文摘錄自百度百科
ISO質量體系標準包括ISO9000、ISO9001、ISO9004。ISO9000標準明確了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,適用于生產型及服務型企業。ISO9001標準為從事和審核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提供了指導方針。